我談到情緒的種類以及如何由情緒瞭解人性,如何控制情緒或做情緒管理,解析脾氣不好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善等等。
諮商型家教經驗分享
董老師的教育諮詢顧問服務,基本上就是屬於諮商型的家教服務,這是我在家教十年來,發現在許多家庭小孩的成績問題,很多時候不僅是小孩子不會學習方法外,常常還是跟父母的相處與教育方式有關,因此,即使提升了單科的成績,也只是治標不治本,沒有長期的成效,所以我在2010年初才著手規劃提供諮商型家教的可能性,目前也已經有初步成果,所以在此專文分享。 首先,我們必須先界定清楚,諮商型家教的形式並非屬於專業的心理治療,因為那是需要有正式相關資格或證照的人才能提供的服務,我界定諮商型家教就如同教育顧問一般,就好像你去問小孩的老師,要怎麼解決小孩子學習的問題一樣,或像是你向一位經驗比自己豐富的人請教一樣,更像是企業界的顧問一樣,由顧問提供一些經營上的建議與分析。 因此,我的諮商型家教所著重的是扮演親子之間的溝通橋樑,並且利用一些專業工具(如性向測驗等)找出學生學習的問題所在,然後向父母報告,並建議相關處理方式,然後由我親自執行解決之道,並在過程中觀察改善狀況,適時修正方向,直到小孩子在學習上的問題徹底解決為止。 那麼,哪些父母需要這樣的服務呢? 1. 當父母發現小孩其實很聰明,就是不愛唸書時(所以問題就出在如何增加讀書意願)。 2. 當父母覺得小孩唸書壓力很大,真的想要幫助小孩更順利學習時。 3. 當父母開始用逼迫、威脅、打罵、緊迫盯人、與小孩勾心鬥角時。 4. 當父母發現小孩子都不主動讓他們知道考試成績時。 5. 當父母發現小孩子會騙他們時。 6. 當父母快要放棄不知道怎麼說服小孩子唸書時。 7. 當小孩成績一直拉不起來時。 8. 當小孩一直抱怨唸書很無聊壓力很大時。 9. 當小孩字總是不快樂時。 10. 當小孩一直逃避唸書時。 11. 當小孩補習,甚至請一般家教也無法提升成績時。 12. 當親子關係出現問題時。 以上僅舉幾種常見的狀況,這些狀況我都遇過,也都處理過。 我之所以會提供這樣的服務,其實代表我過去家教時真的很用心想幫助這個小孩,否則我就會像一般家教一樣,何必去管人家的家務事,專心教好我的數學就好了。但是我不是這樣的人,我會去關心學生,學生也會向我坦白自己的問題。以前我只是在我所能幫助的範圍下協助而已,直到後來我才發現到,其實大多數學生的學習問題,就只有三個主要原因而已,真的,就這三個而已: 1. 個人學習方法不正確: 教你學習的方法很多,但是大多數就著重在記憶術上,因為沒有人能夠教你要如何真正理解你所學的知識,所以只能教你怎麼把它記下來。但是,有學總比沒學好,有些父母天真的以為,讓小孩子自行摸索他長大了自然就會找到適合他自己的學習方式,這根本大錯特錯。學習如何學習是一門必修的功課,特別在這個資訊發達,處處都有考試的年代。 所以,經過董老師十年的研究與學習,終於找到一套能夠通用在所有科目上的學習方法,這套方法有四十年的歷史了,在某些國家甚至是教師必修的知識,只可惜在台灣只有極少數的人知道。我自己運用這套方法,在荒廢大學知識九個月後,突然想考研究所時,僅用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考上了中央大學數學研究所!所以這套方法能夠解決第一個問題。 2. 個人的人格特質問題: 有些小孩悲觀、缺乏自信、沒有目標、多愁善感、消極、沒責任感、很難相處、孤僻、不信任他人,你覺得這會不會影響到他的學習呢?當然或多或少會!雖然的確有可能一個擁有上述特質的人成績還是很好,但是我們也看到不少由於缺乏正面特質的人,而導致成績低落的狀況。這是否能解決呢?可以!但要花點功夫!舉例來說,一個人的壞脾氣絕非一朝一夕來的,而是長年累積而來的,有方法可以解決,但是可別以為這是一兩天的事。像是沒自信也是需要花點時間來重建信心的。 3. 親子問題: 我個人是沒見過有那個家庭沒有親子問題的,我的意思是每個我家教過的家庭(最起碼五十個),都有親子問題! 有不少都還滿嚴重的,例如有個學生就把父母要給我的學費拿走自己花掉了,然後說謊說父母沒拿給他。例如有個學生要吃早餐,身為中醫師的老爸盡然要他背三十個英文單字才能來拿六十元,一個字兩元。有個媽媽緊迫盯人,非得坐在小孩床上盯著他才會唸書。 那個人敢說他沒有教育小孩的問題呢? 你回想一下,你這輩子修過一堂叫做「如何教養小孩?」或「如何教育小孩?」的課嗎?還是即使你有看過相關書籍,使用起來卻力不從心呢?但是中國人有句話說:「這是我的家務事!別人管不著!」所以大家在這方面都不太去求助,就是讓問題擺爛下去,然後偷偷希望著小孩子哪天長大成人了,變成熟一點後,就會懂得我這個當人父母的心情(痛苦的)了。結果這一天要等到他們快要死掉時才可能發生,但他們老時,也老早忘了這件事了。 這是你要的人生嗎?這就是你要的親子關係嗎?這可是我不要的! 因此,為了我自己,也為了我家教的學生,我花了上百萬(信不信由你),就是要把這些擾人一輩子的問題給解決掉。 所以,你們就有我的教育諮詢顧問服務了。 讓我分享一些我手頭上目前屬於這一類的「諮商型家教」。 第一位是一位國中女生,她不知道為什麼數學成績總是爛到不行,即使已經請了一位時薪近千的專業老師來教學。 我的任務就是找出她的問題並對症下藥。經過我分析過他與父母三人的人格特質後,我發現在學習上她沒有方法,所以我就著手親自教她我上述提到的那套學習方法。 再者,我發現她的情緒有問題,缺乏自信,比較悲觀並且脾氣不好。我於是協助處理她每週發生的不愉快事件,她都會習慣性地告訴我這週又發生了什麼鳥事。我的任務就是幫助她清除掉那些不愉快,當然,叔叔是有練過的,三兩下就能解決,讓她能夠暢所欲言。成效不是我自己說的,她媽媽有一天突然跟我說,她發現小孩子這學期變得比較快樂了,當然顯然是因為我有在處理她的情緒問題。 目前處理到溝通的部分,因為我發現她在跟我談話中顯示出來,她非常不會溝通的技巧,不會傾聽、不懂得示意等等,難怪她會常常發生一些與人衝突的事情,董老師也是溝通達人,擁有一套提升人們溝通技巧的技術,也有在開班授課喔,有興趣的人再跟我報名。 之前有觀察到她的責任感過低,不過並不清楚成因,但最近我發現,那是因為父母過度保護的原因,舉課業的例子來說,還要老爸替她看書畫重點之後,才給她看,替她請家教,又補英文等等的,又請我幫她,結果導致這個小孩覺得反正一切都有父母幫她擦屁股,所以反倒無法為她自己的唸書負責,當然我知道原因了,自然就很容易知道怎麼解決了。 所以,整體來說,小孩成績每次都有進步,學習方法也會精髓了,現在就缺乏責任感以及處理人際的溝通能力,所以我還在努力中。 第二個案例是位教「特教家教」的媽媽,她之前也是專門替一些豪門教他們特教的小孩,由於要準備考中醫特考,所以請我教她學習方法。 隨著教學過程,我發現她除了需要學習方法之外,更需要諮商服務,因為她接觸的都是重病的人,如有癌症的人,中間歷經她的病患的生離死別,我也都在一旁協助,凡舉她與老公、朋友、病人等的所有問題,我一概處理。附帶一提,她本身也與朋友一起做自殺防制的工作,之前才剛受到高雄政府的頒獎,但是她常跟我說:「每個要自殺的人或她認識的人,遇到她時總是哭給她看,要她支持他們。但是她自己的心理問題又有誰靠啊?」由於她說過她只跟我談這些,所以我知道我必然就是那個給她靠的人。我們一周才一個半小時的面談,處理的事千奇百怪,說出來你會難以置信的,不過由於個人隱私問題,我不方便在此公開太多。 所以你瞧,即使她的小孩已經高二,她也是一位專業的護理人員、特教老師與自殺防制的老師,她也是需要一位像我這樣的人作為她的顧問。在我的服務下,她覺得快樂許多,有許多重擔放下(如順利地處理了一位病人的死亡過程而沒有承受到太大的打擊),我也幫她化解了一些本來就不該她去扛的問題。 可是她的任務還沒解決,不過她的問題大概也只有遇到我才有辦法解決,有些問題過於隱私我就不便多說了。 所以我就簡單分享到此,我是很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的人,但礙於時間因素,越來越多人找我協助,我在近期也決定針對「有效的溝通」及「從情緒瞭解人」開班授課,希望能夠幫助更多人解決他們的情緒與溝通的問題。但無論如何,凡是來找我的人,我都會盡我所能湊出時間來幫助你的。 教文(評)094-028號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三月二十九日 March 29,2005 親子問題應有專業機構協助 教育文化組助理研究員 陳思先 美國明尼蘇達州爆發校園血案,16歲失親青少年於日前弒祖後,又於校園內連續射殺數人後自殺,引起大眾廣泛議論。據調查,台灣近10年來青少年因為「家庭問題」而求助於心理諮詢機構的比例已成長1.7倍。其中,又以「親子問題」最為嚴重,佔總求助項目之45.5%。雖然現在青少年心裡其實最期待家人能夠「先聽他內心真正的感受與想法」,但因為崇尚流行、新潮,每天花在打扮、上網的時間,仍大幅高於與父母溝通的時間。 親子問題的解決方式,在美國有所謂的「親子教練」(Coach),其係由專門人員透過電話,提供青少年或家長心理諮詢服務。此對因為親子衝突而求助無門的家長或青少年而言,是既方便又快速的諮詢方法。惟其從業人員並非心理專家或治療師,機構之成立也沒有任何的條件或執照門檻,故為心理學者與兒童發展專家所詬病。在台灣,相關的親子心理諮詢機構也不在少數,例如「張老師」基金會、新竹市向陽學園的「向陽青少年服務專線」、中華民國得勝教育協會…等。另外,較新興的諮詢方式─「諮詢型家教」,根據104人力銀行公佈的消息,現在的諮商型、特教型家教,係家長聘請具有社工、心理相關背景的老師,與子女進行一對一的談話,希冀藉此了解青少年的想法,並進而從事正面引導。 爰此,青少年或家長因為家庭溝通問題,對心理諮詢機構的需求顯然有逐漸增加的趨勢。然而,在尚未訂有專業制度把關之前,心理諮詢機構是否具有一定專業素質水準,卻無從得知。愛達何州立大學心理專家暨臨床訓練主任羅伯茲即認為,他們其實有給人餿主意的危險,並且隨時都可能得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就「情緒管理」之目的而言,類似於上述的諮詢機構,能為當事者加油打氣,並安撫衝突發生後的情緒;但就「問題處理」之目的而言,從事協助者便必須具有專業訓練背景方得行之。以美國的「親子教練」(Coach)為例,充其量不過僅備國際教練聯盟等團體授權的教學機構認證,現在經大量行銷與廣告,正在迅速興起。但是其是否真具有問題解決能力,實令人存疑。耶魯大學的卡茲丁博士便認為:「你如果真的想改變孩子,這種方法不會奏效。」。 所以,既然青少年與家長的溝通問題亟需專業人員協助,且需求日益增加,專業諮詢機構便有廣大的市場需求。與其放任機構隨意成立、素質參差不齊,不如建立一套資格限制條件。參考國外經驗,取其優處,避其劣處,因應國內與日俱增的青少年問題。 (本評論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刊登於94.03.29人間福報15版讀者論壇與投書) 愛子心切 家長頻聘請外語及諮商特教老師
【大紀元4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三日電)成人競爭世界的勢力向下延伸,現代的兒童真難為,在家長不希望小孩輸在起跑點的觀念下,除了提早學英語,近來聘請家教風氣更伸向非英語系的語文,甚至還肯開價每小時千元尋找「諮商型」、「特教型」家教,期望家教老師扮演親子間的溝通橋樑、處理孩子的特殊狀況。 現在的小朋友不僅學業不能輸人,外語學習也有愈來愈多的父母期望孩子培養英文以外的第二外國語。根據 104 家教網的觀察,截至三月底為止,徵求非英語系第二外語家教老師的案件約 500 件,佔整體案件的13%。 這些案件中,「12歲以下國小孩童」學習日文、西班牙文等非英語系的需求,較去年增加5%。104家教網負責人陳志揚表示,小朋友很容易接觸異國文化的電視節目,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喜歡日本卡通,因此想找日文家教藉著教授日文卡通主題曲學習日文。有些家長希望孩子不要重蹈自己學習太晚的覆轍,鼓勵孩子提早學習。 104家教網更發現不少為子女尋找國文老師的案件,及「諮商型」、「特教型」的家教。陳志揚指出,部分家長反應子女的國文組織能力不佳,因此希望聘請中文系的家教老師來提升子女的作文能力。 此外父母忙於工作,無暇陪伴關心子女,也不了解子女的想法和價值觀,逐漸與孩子有隔閡,而孩子也更不願意與父母多談,尤其以國中到高中的子女最容易發生這類狀況,面對這類狀況,「諮商型」家教於焉而生。 陳志揚指出,擁有社工、心理等相關背景的老師與子女一對一對談,他們不同於一般家教,上課不要求進度、主題,家教老師要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聊天,取得對方的信任,願意敞開心扉,進而了解孩子想法,給予正面的引導。家長們為挽回親子的感情,願意每小時開價千元請家教老師。 另外家中萬一有過動兒的家長也會求救有「社工」、「特教」、「幼教」相關背景的家教老師,希望老師能在子女上學時間全天候陪伴,協助過動的孩子有突發舉動時能趕快處理。 陳志揚建議,想應徵這類家教老師,若所學相關,或曾有實習經驗,較容易應徵成功。若非相關背景,則應在履歷中強調自己的親和力與溝通能力,不過應徵者千萬不要只被高薪吸引,最重要的還是要對孩子有耐心、有愛心,才能全心投入這類工作。 諮商型家教時薪上千元
2005/03/23 【記者黃美真/報導】 現代人孩子生得少,每個小孩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104人力銀行昨天表示,根據104家教網觀察,寒假過後,家長針對家教老師的需求在開學後成長了近8成,特別的是,父母重視親子互動更甚課業問題,因此諮商型、特教型等家教應運而生。 104家教網指出,不僅父母對家教老師的需求成長近8成,目前家教的需求也有140%的成長,包括伴讀、數理、英文等家教需求都穩定上揚。此外,由於雙薪家庭逐漸增加,不少父母整日忙於工作而無暇陪伴、關心子女,也不了解自己的小孩在想什麼,因為價值觀、認同感的不同,造成親子關係緊繃,其中又以家中有國中到高中的小孩最容易發生親子互動品質低落的情形。 有鑑於此,父母將腦筋動到想找個諮商型家教來解決問題,希望能透過104家教網聘請到擁有社工、心理等相關背景的老師前來家中,與子女進行一對一的對談。不同於一般家教,課業問題不是重點,上課不要求進度、主題,主要是讓學生信任,願意敞開溝通的大門,家教老師以朋友角色與學生聊天,從中了解他們的想法、價值觀,進而給予正面引導。 相較於一般學科類的家教,平均約每小時300到500元的薪資,家長願意開出每小時上千元的價錢,就只為了改善親子關係。 【2005/03/19 星報】 |